首页

口舌侍奉女主

时间:2025-05-28 19:27:19 作者:冷链空运解侨胞乡愁 浙江余姚200箱杨梅出口新加坡 浏览量:91123

  中新网宁波5月27日电(项菁 蔡银欣)经预冷、分拣包装、海关查验等流程,5月26日晚,来自浙江宁波余姚的200箱大棚杨梅搭乘冷链物流专机飞往新加坡。

  余姚杨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作为浙江杨梅主产区之一,余姚全市杨梅种植面积超10万亩,2024年杨梅鲜果产值近3亿元。

农户采摘余姚杨梅。王永春 摄

  此次出口的杨梅来自余姚市丈亭镇寺前王村“梅老大”杨梅专业合作社。该合作社负责人孙来达称,几年前,一位加拿大华侨的询单点燃了他出口杨梅的决心,“海外侨胞对杨梅等农产品有一定需求,‘乡愁消费’潜力大,但鲜果出口技术门槛高,必须从种植到运输实现全链条升级。”

  在浙江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的背景下,2022年,该合作社引入大棚种植技术,发挥数字化智能调控和科学管理优势,让杨梅成熟期提前,并获得质量更好的果品,为杨梅出海奠定基础。

  孙来达介绍,今年3月,新加坡水果经销商经实地考察后,便签订了试订单。近期当地杨梅开采后,双方又在一周内实现从试订单到正式出口。

  当日凌晨,采摘下来的杨梅在4小时内完成了预冷,经分拣后,采用物理锁鲜方式进行封装。据悉,该批杨梅果径在28毫米以上,果型饱满圆润,平均每颗销售额约8元。

  余姚海关查检二科副科长王洲彦表示,为提高通关效率,该海关专项工作组提前介入,协助商家获取出境果园和包装厂的资质,开辟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验“绿色通道”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世界知名建筑师摩西·萨夫迪:优秀的建筑会“说话”

中国式现代化·青年的回答丨我国首位太阳专属“摄影师”拍到了什么?

长远来看,一方面,需要继续保护鼓岭的物质遗产,提升整体风貌和环境品质;另一方面,要继续挖掘历史故事,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“看得见摸得着”的文旅体验项目。只有通过创意设计,将历史片段转化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内容,“鼓岭故事”的讲述才会有生命力。

斯里兰卡总理、尼泊尔副总理兼外长将分别访华

“你看,我们运河的岸边还修好了步道,城市越来越宜居了。”王芊涵说,在工作时,她见到不少游客连连称赞运河风光之美,“有的还会追着问我很多关于运河、关于无锡的知识。”

习言道|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、没有完成时

浙江省气象台称,未来七天该省将持续阴雨。23—24日浙中北地区局部有冰粒,山区局部有雨夹雪或冻雨;24日元宵节,雨水依然不会在浙江退场;25—26日受冷暖气流影响,浙江全省有一次降水过程,小雨为主;28—29日浙中北地区部分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;29日—3月1日浙江西北山区有局部雨夹雪或雪。

打造生命科学“风向标” 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10月在海南举行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作了题为《智能时代未来网络技术在国防领域应用的思考》的大会报告。他认为,未来网络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,成为各国科技发展优先方向之一,对中国网络强国建设,构建自主、安全、可控的网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。要充分发挥民用领域的技术优势,团结国内优势团队,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,实现先进可靠技术在国防领域的落地运用,引领技术发展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